十堰广电讯(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王逸雯 郧阳融媒记者 郝周)烽火硝烟虽已远去,英雄壮举永载史册。79年前,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,一场关乎数万将士生死存亡、决定中原突围成败的关键战役在此打响。血战南化塘,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歼企图,更以“解放战争首战”之名,吹响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号角。
1946年6月26日,蒋介石悍然撕毁国共停战协定,调集10个整编师约30余万兵力,首先对中原军区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。
郧阳区档案馆总编辑师章建新介绍,从战略地位上看,中原解放区地处中国的腹地,又处于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,解放军占据此地,成了国民党的心腹之患,蒋介石要发动内战,控制全国,必先夺取中原。从敌我兵力上看,国民党在这里部署了30万部队,对中原解放区的6万多解放军形成战略上的包围,有绝对的战场优势,所以国民党把夺取中原解放区放在首位。
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,中原军区制定了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的作战计划,并电报中央。危急关头,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急电中原局:“立即突围,愈快愈好,不要有任何顾虑,生存第一,胜利第一”。1946年6月26日傍晚,中原军区在李先念、郑位三、王震等首长的率领下,分南北两路,由宣化店出发,向西突进。
郧阳区南化塘镇玉皇山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周义云介绍,北路部队在河南的师岗地区兵分左右两翼,在玉皇山作战的是北路部队的左翼,即李先念率领的后卫部队及中原军区首脑机关。
7月17日,李先念率部抵达南化塘地区的玉皇顶附近。然而,此时的玉皇顶及其西南一线山梁,已被国民党军抢占。他们据险构筑工事,封锁了唯一通道。左右两侧均是陡峭悬崖,突围部队陷入绝境。
周义云介绍,当时我军从宣化店实施突围,历经多次战斗,已至弹尽粮绝、人困马乏的境地,而在此据守的国民党部队占据有利地形,凭借先进的武器严密布防,阻断了新四军北路的前进路线。
生死存亡之际,突围部队临危不乱,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杀。
在战斗中,37团营长李俊山头部重伤,战士要去抢救他,李俊山喊着不要管我,打掉敌人火力点,确保部队马上突围。战士徐家闰当时弹尽粮绝,抱着敌人进行肉搏,咬着敌人的耳朵,同时滚下了玉皇山西边的山崖,壮烈牺牲。
经过一天的激战,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拼死突围,终于突破了敌人封锁。这场战役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,中原突围部队在这里取得了决定性胜利。在北路军左翼部队顺利进入陕南后,根据中央的命令,就地开展游击战争。王震率领的北路军右翼也突破了10万国民党军的合围,保存了珍贵的革命力量。南路突围部队在王树声的率领下进入武当山地区,开辟了鄂西北根据地。
章建新介绍,中原解放军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包围下,成功实施战略转移,避免了被歼灭的命运,保存了革命力量;其次,中原部队在突围过程中,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,把30万大军拖了一年之久,从而有力地策应了华东、华北等解放区的作战;最后,中原突围的胜利标志着全国解放战争首战告捷,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气焰,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以弱胜强、不断取得胜利的勇气和信心。
时光荏苒,79年过去。玉皇山顶周边,当年激战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,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,也勉励后人以理想信念之光激发磅礴奋进之力,继续走好前行的路。
编辑:万林
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禁止转载